山地车骑行技巧
1、1.核心技术;观察力每一个登山车的动作执行前,务必要观察清楚你的骑乘环境以及你跟你的车要如何通关。随时警觉你要往哪个方向走、你能怎么骑、你的车对路况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些本身就是个技巧。 视线向前看着你要走的路线, 听起来再简单不过,但是大部分因为路线错误而导致的摔车都是起因于看着路径外的东西,向前注视着轮子该去的方向是重点。骑车时看着别的东西,头部的倾斜会导致你失去平衡,接着整个人会往那个方向偏移过去。所以不要理会不在路线上的东西,专注地向前看着你要走的路线。 把视线拉远到你可以煞停的地方, 保持视线在你可以煞停的距离,这样在你撞上无法克服的障碍前才能及时停下。到各种不同的路面练习煞车,久而久之你会对要看多远比较有概念。但是普遍原则是,高速下坡时看远一点;速度较慢时向前注视的距离可以缩短一点;林道上过弯时则能看多远就看多远。




3、3.核心技术:煞车 骑登山车使用煞车的次数比骑其它类型的单车多上很多,常常要用到全部的煞车力道才能让你维持在既定路线上。你必须知道你的煞车能多快将你停住,这样你才知道何种速度下要施以多少的煞车力。随时准备煞车 骑车时”一定”要保持至少一根手指在煞把上,才能随时准备煞车。把煞把的位置与间距调整到手指能落在煞把尾端的弯折处。上臂,手腕与手指成一直线。 重心转移 还记得「平衡」有提到,你的重心由上到下投射在地面上的点落在两轮中间拉动煞车时,由你心脏投射出来的这条线会向前移-就一根像绑着纺锤的绳子。如果这条线投射到地面的点超过前轮的接地点,你的身体会被向前拉引接着发射出去。用力煞车就好比撞上一颗大石头-煞车力道太大会导致你的重心被向前抛,越过你能保持平衡的临界点。 这个重心平衡点的位移对煞车有巨大的影响,当你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前轮时,后轮会变得毫无抓地力可言,没有抓地力就没有煞停力量。要有重量加持,你的轮胎才会咬住地面并将你停下来;没有重量的帮助,后轮就直接打滑了。 煞车的平衡 平衡你的煞车意指使用恰当的力量来降低车行速度,并且不至于让轮子停止转动或造成车子打滑。由于煞车时会引发重心从后方转移到前方,所以前轮,相较于后轮,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将减速,煞车的平衡须随着煞车的力道与下坡路段的坡度来调整。在平坦的路段骑乘时,前后煞车力道的配置应为前轮70%,后轮30%。但是紧急状况下,一旦煞车力道增强时,这个比例应该调整到前轮100%,后轮0%。 错误观念:有些人认为下坡时用后煞是比较安全的,这是个完全错误的观念,在下坡时只使用后煞车是停不下来的。有些极端的路段是不可能煞车的,如果减速太过突然或是坡太陡,重心转移会变成完全水平。这时候前轮无任何外力下压,完全没有抓地力能把你停下来,你只能滑下去。刚开始骑登山车的人,要避免让自己陷入这种困境。要跳脱这个困境唯一的方法是,让车子继续滑行直到你碰到让你找回抓地力的点,不过上述的方法已经是高阶的骑乘技术了。 煞车姿势 用超出寻常力道煞车的感觉就像是撞上一个障碍物。屁股离开坐垫并向后移,上半身压低靠向车架,双臂弯曲保持弹性以吸收冲击的力量。 煞车时机 下一阶阶梯或是越过任何种类的障碍都需要暂时放开煞车一下-足以越过障碍的那一下子就够了。障碍带来的冲击再加上煞车带来的冲击铁定让你吃不消。所以当你车子下倾过阶梯时,一定要释放煞车以免你的重心过度向前抛移。


4、4核心技术:转向 转向看起来很简单,从你学会骑车后首先会的就是它。然而,在很死的弯或在高速过弯时,只靠你以往会的技术是不够的。在登山车活动你需要精进你的转向技巧才能在狭窄的林道舒适且安全地骑乘, 进弯要诀 脚踏车要转弯不只是把你的车手把转动到弯道方向,身体也必须要倾向弯道内侧来过弯。 身体向弯道内侧倾斜是很自然的动作,但你必须熟练这个技巧才能在发夹弯或高速过弯时派上用场。 重心在你的心脏部位延伸出来一条线 ,重量分布就不能脱离前后轮接地点的联机上。急转弯会因为前轮侧面对地面的摩擦力而产生类似煞车的效果,与急煞车时相同,急转弯需要你压低姿势,让你有更多空间去调整转向程度与控制倾斜角度,你骑得越快,姿势就要越低 看着你要去的方向 你的视线方向决定你转弯的方向,所以尽量看得越远越好,并且视线专注在弯道的内侧,让你的上身都面向那个方向,把你的头、肩膀与身体都面对弯道的内侧 切进弯道 身体稍微离开座垫,并把重量放在弯道外侧脚上。屁股离开座垫可以帮助吸收地形的崎岖(你的腿跟手臂是最好的避震器),转弯时需要精准的平衡,所以你不希望身体还留在座垫上而受到地形变化的影响。 把外侧脚放低能提高轮胎的抓地力,身体整体的重心也较低一些,也较容易抓到平衡点,而同时内侧脚也因而抬高,避免踏板去卡到地形的突出物转向会让你减速 转弯越急,前轮受到的阻力就会越大,你不只要面向弯道,还要预期会有跟煞车类似的力道把你向前抛,所以在转向时,前述章节提过的平衡的蹲伏姿态是重点


5、5.核心技术:踩踏 踩踏并不只是摆动你的双腿,而是让你的力气能在需要的时候派上用场,也是妥善运用正确档位来克服地形或征服陡坡的技巧 檔位 脚踏车的变速功能能帮助你以固定的力量输出爬上不同坡度的陡坡。一般的登山车的大盘有三速,后飞轮有九速。理论上一共有27种组合,但有些文件位之间是重迭的。例如,30齿的前齿盘对上15齿的后飞轮(比例1:2)是等效于36齿的前齿盘驱动18齿的后飞轮,此时踩踏一圈均会带动后轮两圈。 维持链条排列 为了使档位效用维持在最佳化,前齿盘与后飞轮的档位选择必须尽量使链条维持直线状态。链条仅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弹性,若不当使用会快速磨耗,尤其潮湿与泥巴环境下对链条磨损更是指数性成长。 基本原则: 前大盘驱动4个最小的飞轮 前中盘驱动最大与最小飞轮以外的所有飞轮档位 前小盘驱动4个最大的飞轮 保持踩踏 林道骑乘的正确档位使用是维持相同的踩踏力道强度,不论你面对是多陡的坡道,你的踩踏出力不应该受到坡度影响。(不过在非常陡的坡还是免不了啦!)你必须妥善地变速以维持踩踏力道在你适合的出力区,面对陡坡时变轻档位;在平路或下坡路段则变重档位,直到踩踏施力在你的出力区。 你会感觉到需要些微的出力,如档位太轻,你的踩踏力量大多只是在转动你的双腿,而非推进车子的力道。 离开座垫以增加踩踏力道 站立踩踏时,你是用全身的体重去踩踏,因而增加踩踏力道。但是此时你也会用到上半身的力量,整体来说是大幅提高身体的出力负荷。在长上坡很难一直维持站立踩踏,即使是在爬非常陡的坡,坐着踩还是比较轻松。 然而,偶尔有几秒的时间离开座垫,以你的体重去驱动较重的档位,这样可让你的腿能稍做伸展与放松。 额外出力 许多况状会需要额外的踩踏力道,在一小段时间内你必须特别出力以越过你没预料到的地形障碍。如果你在上坡时已经很用力地踩,那你大概就没有多余的力气来应付地形变化,或许是一两阶的台阶,或是特别恶劣的路面需要加速通过的。 持续变换档位 你必须持续转换档位来适合你的踩踏强度,在技术性的林道路段,你可能需要每10秒就变换档位一次。在看到前方有障碍或是路面会减缓你的速度,或许是突然出现的上坡、几块石头或是很死的转弯,你就要先变速到较轻的档位才能轻易的踩踏通过。 诀窍:文件位数字标示均是由右到左增加。前面最右边的齿盘 1 是最大的齿盘(位于最右边) – 3 是最小的齿盘(位于最左边) 前面最右边的飞轮 1 是最小的飞轮(位于最右边) – 9 是最大的飞轮(位于最左边) 你必须维持踩踏时再变速。

6、6.上下坡技巧 登山车可以爬上30%的上坡,并且骑下45%甚至更陡的下坡,仅受限于轮胎的抓地力。 长上坡 调整你的骑乘姿势可以让爬长坡变得更容易 当坡度变陡时,弯曲你的手臂并且坐得更靠近座垫前端,这个姿势能让踩踏最易于出力,同时也能帮助平衡。 试着让你的上半身尽可能的不要出力,避免在出力过程拉动把手。在爬坡时你的最佳姿势应该是让你的手臂不需出力,甚至可以 只用你的指尖去操纵方向,档位要先设轻 (前小盘 – 后大飞轮,3x9/8/7) 你可以站立在座垫前方或坐在上面,但车身的角度必须保持直立。 你的习惯起步那端的踏板应设在10点钟方向 身体向前倾,手臂弯曲且胸部下压,防止车身在你起步时往上浮 第一步的力道必须能提供足够的动量让你能快速地踩上另一只脚,并且要准备好在前两三次踩踏会略为失去平衡 视线向前看着要到达的点 – 只要你向前看且保持踩踏,你就会逐渐往视线方向前进。不要死盯着你的前轮,不然你就会往他的方向走,而不是往你要去的方向。 加快踩踏速度以提供足够的动量与平衡 。保持你的踩踏频率直到通过这个地形 陡坡骑乘技巧 • 保持低重心,让你的上身维持在压低与向前的姿态 • 在一般陡度的上坡保持坐在座垫上踩踏 • 将手臂贴近你的身体• 向前看并专注在你要去的点,保持视线向前,千万不要看着你的轮子,即使你已经快失去平衡了• 试着踩得更快一些以维持动量• 调适你的出力与踩踏频率让你能爬完整段上坡 夭寿陡的坡 爬极端的陡坡可说是在保持平衡与轮胎抓地力之间的边界搏斗:前倾太多会让你失去抓地力,后轮只是在原地空转;重心太偏后,前轮又会举起。 • 在遇到太陡的坡时,屁股要离开座垫踩踏,但跟座垫的尖端维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 • 将你的胸部压低到靠近把手,弯曲的手臂要贴近身体 • 同样专注在你 要去的方向• 不要尝试拉起你的前轮来通过地形上的障碍,这会让你失去平衡。就放着给它”告”过去,如果这个障碍太大,那就用你的身体调整重心来克服它,而不试用手臂的力量去拉前轮 注意:在极端的陡坡上很容易失去平衡,前轮可能会浮起,而让你背部着地的摔在地上。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惨剧,在爬陡坡时只用你的前煞来煞车,不要用后煞车,否则很容易往后翻。 遇到很陡的坡时不要想要用动量来冲过它,你可能会上到一半就没速度,试着缓慢且规律的踩上去吧! 陡下坡起步 在狭窄又崎岖的陡下林道,要上车起步也是不容易。先在开阔和缓的下坡路径练习,目标是加快”从上车到维持稳定的下坡姿势”所需速度,并且维持比直的下坡路线。下面是一些诀窍: • 拉住前后煞车 • 一脚先踩上踏板• 快速地坐上座垫后,放掉煞车,并且马上找到双脚的平衡点。在脚要上踏板时不要低头去看,看着你要去的路径!• 视线向前看,并且马上采用蹲伏姿势,踏板保持在水平位置,屁股后移并降低上身,重心于踏板位置保持平衡。 下坡骑乘 • 在长下坡路段,紧绷的身体会让你手脚酸得特别快,放轻松才能骑得快。• 屁股离开座垫并往后移,同时弯曲你的手臂,让你的大腿内侧稍微碰到座垫,平衡你的重心于踏板上。• 如果坡度平缓,你的身体不用离座垫太远,约1英吋就足够。保持警觉,身体预期要吸收你没看到的冲击。地形如果越崎岖,那么你的重心就要越后面,上身也要越低。• 视线距离要等于或大于你能煞停的距离,持续注意路况变化,眼睛注意你能走的路线。


8、8.路面凸起与沟渠现在我们都了解不论单车如何倾斜,身体重心都必须保持平衡。当前方有路面凸起或是坑洞时,你一定希望能保持重心稳定,好让车子黏在路面上。这时候你要运用你的手臂与双腿,让你身体的重心在前进时尽可能维持在一直在线。 路面凸起• 伸展双臂与双腿,但是身体要稍稍向后倾。• 收缩你的手臂以利车子上倾,接着收缩你的双腿。• 车子到达路面凸起顶部时,你应该是整个人伏在车子上。• 再来让车子下滑,下压把手接着下压踏板,这样能让你快速通过路面凸起,而且不会飞起来。 速度再快车子依然贴在地面上,上半身维持在一水平线上。沟渠• 采取蹲伏姿势,上半身放低,收缩手臂与双腿。 • 进入沟渠地形时,伸展手臂与双腿将单车下压。 • 接着让单车顺势爬升。• 离开沟渠时,你的姿势应该跟进入时相同


